妈妈是1988——1992之间的中专,(职高)当时的干部身份,当时算什么水平...

1、如果你妈妈考上中专算干部,那当时的中专肯定是比高中要强很多的。

2、中专、职高毕业,学历等级相当于高中毕业,现在如此,原来也如此。不相同的是,中专毕业在档案中是干部身份,高中毕业、职高毕业不是干部身份。

3、干部身份本身成了历史,没有多大实际意义了。当时的中专和高中属于同等学历,高中注重文化课学习,中专重视专业课学习而已,各有所长,在当时基本属于一个层次。不过高中毕业还是原来的身份,而中专属于非农户口了。

4、当时都是先职业中学招生,然后高中。一般成绩较好的都上职高去了。所以那时候的水平高于高中。

八十年代中专怎么上

1、年代初中专是通过中考,高中专通过高考录取。大学,大专,中专录取比例很低,毕业包分配,80年代我国处于改革开放前期,我国各方面的人才极缺,为了改变这种现状,所以采取了这个办法。

2、在以前成绩优异才能上中专,不过随着中专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、大学扩招,中专成为高中同等级学位,这样只要初中毕业就行了。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,中专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、大学扩招,中专开始受到巨大影响。

3、复读是可以上中专的。八十年代的大学很少,中专也不是很多,各种教育资源都没现在的齐全,完备,充足。特别是乡镇的教学质量也不是很高。

4、从1977年自高考开始的八十年代的小中专指的是从初中毕业生参加中考后,报考中专学校,实行三年制的学制,当年能报考小中专的都是初中毕业生的佼佼者。毕业生实行国家统一分配。

5、当时考上个中专就像现在考上研究生一样高兴,谁家出了个中专生众人羡慕,现在这批人已成为国家的栋梁材。

80年代,农村孩子考“小中专”是一种怎样的体验?到底啥情况?

1、考小中专的一般是成绩中等,以及家庭困难需要早点参加工作的人。

2、-1991年:初中尖子生上中专,喜忧参半。80年代,中专开始招收初中学生。这对农村贫困家庭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。因为初中毕业可以直接上中专,最后拿着国家的铁饭碗,省下了高中几年花的钱。

3、实话实说,80年代的话,中专肯定还是比省重点高中要难考许多,因为很多考上省重点高中的人在80年代根本就没有办法参加高考,只能选择参加这种中专考试,而且还只有一部分人会被录取,有一部分人根本就没有书可以读。